作文技能培训之思维与结构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5-11 13:53:32
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文章的开头如果像“凤冠明珠”靓丽夺目,抢人眼球,就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一.引用材料式: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开头,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例如2005年江西高考佳作《明月,照着我们的脸》是这样开头的: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这篇文章构思十分精巧,开头引用了三句古诗,写尽了诗人的沧桑,写尽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望,也写尽了诗人脸上所代表的名族文化的精髓。作者把三人的诗句巧妙的组合到自己的语言中,增加了哲理意味,又巧妙的引出下文,点明主题。
再如:2005年北京高考佳作《说“安”》从引用俗语开始的: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安者,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
在议论文中,常见的方法是引用名言、俗语导出话题,引出观点。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开头引用俗语,说明事理,诠释了“安”的内涵,点明了文章的观点。
又如;2005年北京佳作《安于心》引用了席慕容的诗,巧妙的解读之后,点明了自己的观点。开头是这样的:“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席慕容如是说。冥冥之中,“不得这样”透出些许的无奈,但我读出来的更多的是理性的光辉和安心。
二.设置悬念式: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引人深思。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高考作文中巧妙的设疑发问,制造悬念,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赢得高分。
例如:2005年四川高考佳作《那阵风吹过》就这样开头的: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这里作者先用设问制造悬念,然后巧妙的回答,点明主旨。既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又巧妙的引起下文。可谓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再如:2005年福建考生的佳作《跳出枷锁,创造风格》开头这样写的: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时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我们创新的动力。跳出圆圈的枷锁,创造新颖的风格,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选择。
这一个一个的疑问,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读到这里不能不深思,并带着疑问读下去。并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开门见山式:有些考生总喜欢在开头上绕来绕去,故弄玄虚,转弯抹角,说些不着边的话,入题太慢;既浪费许多笔墨,又影响表达效果。实际上有许多优秀的作文开篇点题,如:记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摆明观点。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第二段一定要把你表达的中心摆出来。如果阅卷老师读完前两段(字数大约一二百字),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观点,他就会有一定的阅读急躁情绪,所以此处点题非常必要!
例如:2005年广东高考佳作《纪念》开篇这样写道: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能根据话题提示,准确、深刻的把握题意,点明主旨。并且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引起下文,很快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阐释题目式:用简洁精辟的语言对作文题目的内涵及外延做简单的阐释,很快切入主题的一种方式。
例如2005年吉林高考佳作《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就是这样开头的:是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我非常赞同命题人的观点,一般说来,位置与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仅仅是“可能”,而这个关系并不能决定价值。因为价值怎样不绝对取决于位置如何,位置不能左右价值的体现。
本文的观点源于“提示语”,但又不同。作者有意避开“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大路货,选择“价值与位置无关”来写,观点新颖,简洁的阐释,使观点更明朗。
五:起兴拓展式:先以简洁的语言从描绘其他事物或景物开始,然后在结合主旨阐述话题。这样由远及近,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
例如:2005年高考佳作《常留一扇门》就采用次此方式:春天给了鲜花一扇门,于是,在鲜花的争奇斗艳中,也填补了自己寂寞的空白;黑夜给了星星一扇门,于是,在星光的闪烁眨眼中,也融化了自己的冰清和肃穆;清泉给了鱼儿一扇门,于是,在鱼儿的惬意游弋中,也增添了自己的生机和情趣……常留一扇门,常存一片心,“双赢”不是问题。
本文先由自然中的春天与鲜花、黑夜与星星、清泉与鱼儿互补双赢的现象引入话题,表明主题:常留一扇门,常存一片心,“双赢”不是问题。巧妙自然,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
六:排比壮势式: 开篇使用整齐的排比不仅能广义壮势,而且处处感到文采飞扬。
例如:2005年黑龙江高考佳作《一片绿的告白》开篇使用排比,行云流水般的信笔到来:我是一片绿,假如我不够参天,那么就让我为你遮荫挡雨;假如我不够茂密,那么就让我在枝头缀满千红万缕;假如我不够繁华似锦,那么就让我为你青草如茵;假如……但,我始终是一片绿,可以为你光和作用,制造氧气。
再如:2005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也使用排比句: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落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本文先用一组排比句, 势如破竹,壮势广义。通过自然现象诠释忘记与铭记,对比鲜明,印象深刻。
总之,文章开头的方式很多,各式各样,丰富多彩,不一而足。只要掌握一些开头方式,多读一些精彩的开头,读的多了,写的多了,优秀的文章就会在手下诞生了。
填好猪肚-------赢得中间的亮点
一.学会引用
好处:恰当使用,能展示文学积淀,使文章文学色彩浓厚。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唯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渴望真情》
(注:这种带事例性的引用段落放中间部分靠后一点较好一些,但引用时不可在诗意和自己的文意上张冠李戴,贻笑大方。)
又如下面一段教师下水片段作文:
怀念边塞,却又不曾到过边塞,只是在唐风宋韵里寻觅到边塞是一幅色彩不均匀的画,是一首豪壮共悲伤的歌,更是一段源远流长的民族融合的历史。
大漠孤烟里,它时而平静如无风的湖面,霞映长天,了无声息;
朔风劲草中,它时而纷乱似漫天的飞雪,风声鹤唳,烽烟滚滚。
边塞是一把悠扬高吭的琵琶,急弦翻转中弹奏出几多男儿气壮山河的豪情。在狼烟四起,国急家危中,“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愤怒,激励了多少人抛妻别子,奔赴沙场,御敌于国门之外;在九死一生、捷报频传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昂扬又让多少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流传千古;即便是醉眼朦胧,身在边塞,无边的沙漠、无边的草原、无边的月色也会让人意横四海:“醉卧沙场君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生大笑能几中,斗酒相逢须醉倒。”醉也无悔,死也无悔。
——《走进古典边塞》
二:学写概括用事的描述性语段
好处: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再加上句式整齐,就会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我忘不了,忘不了罗马鲜花广场上,面对熊熊烈火,布鲁诺自若的神情;忘不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高举手臂时,董存瑞嘴角的微笑;我忘不了,忘不了卡斯特罗在法庭上高昂的头颅;忘不了江姐在刑场上整齐的鬓发;我忘不了,忘不了德国总理在犹大人墓前长久的跪拜;忘不了德兰修女同饥寒交迫的贫民紧握的双手;忘不了……
一次次震撼人心的选择,每每让我躬身自问,充塞于他们心中的该是怎样的正气啊?我庆幸,庆幸自己将“正气”作为面临两难抉择的终极标准;庆幸自己未曾在滚滚红尘中迷失方向;我庆幸,庆幸自己在给“希望工程”助力时难抑的喜悦;庆幸自己决定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对内心的坦荡;我庆幸,庆幸面对疾苦、贫寒、无助的弱者时,自己尚未泯灭的恻隐之心,庆幸面对高尚、无私、奉献的模范.自己心中有涌动的憧憬之情。
——《天地有正气》。
(二)孟子在生与义的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说他选择了正义的明月。俞伯牙在钟子期过世后选择了永不弹琴来纪念友人,于是我们说他选择了象征友谊的明月。孙犁在富贵与艺术之间选择了清贫的生活以磨炼自己的文学艺术,于是我们说他选择了不断追求进取的明月。他们,都在心灵的天平上,选择了美好,选择了光辉。也因此,他们的选择成为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永远照耀人的心灵。 ——<<选择>>
(三)变换角度,概述事例。
例:因为信人,刘邦借萧何之谋,韩信之武登上了皇帝宝座;因为信人,唐太宗采魏征箴言,纳房谋杜断而创贞观盛世。因为不信人,关羽夜走麦城,三百残兵命丧黄泉;因为不信人,项羽鸿门酿后患,乌江岸边血染袍。
三.学写排比精彩段落
好处:增添文采,增强气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一)父母对孩子有着割不断的挂,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可是,父母爱孩子,最重要、最起码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雏鹰学飞时,老鹰冷漠的目光;真正的爱,是孟母择邻时的殷殷的期盼;真正的爱,是岳母刺字时的点点泪花;真正的爱,是大海航行中的一叶指南;真正的爱是孤舟漂泊后的一片港湾;真正的爱,不是让孩子去享受,而是要告诉孩子如何去生活。——《说说父母之爱》
(注:这一段将概述性事例和比喻揉在了一起,这就是一种创意,大家要学会从这种变化中寻找写作的激情和灵感)
(二)牵挂是一种美,却也是一份辛劳,天地间担起这份辛劳的,都是心中充满爱的人。父母牵挂远方的游子,新婚的军嫂牵挂戍边的丈夫,学业有成的弟子牵挂白发苍苍的老师,德高望重的将军牵挂未曾脱贫的老区。牵挂是流沙河笔下那夜夜歌唱的蟋蟀,牵挂是余光中那等待启航的客船,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的询问,牵挂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的凝望,牵挂是那封抵万金的家书,牵挂是那声共婵娟的祝福。牵挂是连接亲情的纽带,牵挂是沟通友情的桥梁,牵挂是贯穿爱情的红线,牵挂是人间至爱的升华。 ——《牵挂》
(注:这一段将引用、排比、概述事例、比喻(包括通感)融为一体,注意从中受到启发)
四.学会写假设性语段:
好处:假设性语段,在议论文中,展示理性的光芒。
位置:因有许多事例,以下假设主要放在文章中间为宜。
(一) 并列假设式
仅凭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他人的好坏,对亲密者大加赞扬甚至过分依赖,而对疏远者则嗤之以鼻指责有加,是已非人,是亲非疏。这样的现象恐怕举不胜举吧?战国时的楚王,如不因上官大夫的谄言而对他百般宠信,言听计从,又怎么会罢黜屈原,国灭身死而为天下笑呢?隋炀帝若不偏信裴矩,忠奸不分,又怎会落得个千古昏君的骂名,将江山拱手与人?人性的弱点在于感情的脆弱,一旦有了亲疏之分,远近之别,就会被感情蒙蔽了双眼,甚至作出如宋人一样的不理智的判断。结果则往往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朋友,请擦亮你的双眼》
(二) 正反假设式
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扃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病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开武侯的麾下?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唐太宗不听取魏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忠言,与民生息,怎能开拓出“贞观之治”的大好初唐局面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注:正反对比假设,对中心突出更为有利。)
(三) 层进假设式
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主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亲药“606”,新药问世是坚持的结果。试想,如果欧立希仅仅试验了一二次就撒手不干了,那新药又怎能问世呢?如果他经过一二百次的失败就认为成功已经渺若烟云并因此而偃旗息鼓、自暴自弃,那么“606”自然也不会诞生。即使他已试验并失败了605次,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在心中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历败垂成的。正因为锲而不舍的坚持,让他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四) 排比假设式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闻机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狄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而被尊称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名珠享誉世界呢!
2.在艰险与安逸之间选择后者吗?诚然,如此坐在井下,不必风餐露宿,不必经历风雨,好不惬意!然而头顶天空终究只有井口之大;所作所为终究只是庸庸碌碌!那么你还愿如这爱井蛙般选择安逸吗?如果选择安逸,生于纨绔的巴金,又怎么能痛彻人生,挥毫著就“激流三部曲”;如果选择安逸,身陷残疾的张海迪怎会把自己绑在轮椅上长时间练习射击,为中华儿女树起一杆“自强不息”的大旗;如果选择安逸,古稀之年的谈迁,又怎会毅然重著一部浩浩《国榷》。孟老夫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朋友,当你选择了人生旅的坦途,请莫忘“机遇与艰险同在”!
(五)学会写比喻性语段
好处:能使语段形象生动,语言含蓄有韵味。
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养料水份,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条件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果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它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成功》
(这种以一个物象为中心的语段放在中间为好,他能起很好的象征作用,特别作为过渡段以引出后文就显得很巧妙。)
锻炼豹尾-------结句耐人寻味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
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技巧二: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掩,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憾。
技巧三: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技巧五: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
★关于做好2019年青海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2018-11-06 -
2018年12月青海西宁高中学考报名时间:10月15日-25日
2018-10-12 -
2018年12月青海高中学考考试时间:12月6日-9日
2018-10-12 -
青海发布文件规范高中学业考试考籍管理工作
2018-09-13 -
青海全省2018年共录取考生44725名 高招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2018-08-30 -
青海:2018年高考共录取考生4.5万人 本科生录取约2.2万人
2018-08-30 -
2018年西宁中考招生录取工作即将顺利完成 示范高中招生4015人
2018-08-08 -
青海:2018年第1批本科(含定向)未完成计划志愿征集公告
2018-07-22 -
★2018年青海高招第1批本科(定向)投档情况
2018-07-20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