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名句背景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1-01 09:56:16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知名的诗句需要大家掌握,这些诗句也是考试常考的内容,因此大家必须了解这些诗句的写作背景,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名句背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掌握这些经典诗句。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名句背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古诗积累,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知识。
热门资讯

-
★关于做好2019年青海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2018-11-06 -
2018年12月青海西宁高中学考报名时间:10月15日-25日
2018-10-12 -
2018年12月青海高中学考考试时间:12月6日-9日
2018-10-12 -
青海发布文件规范高中学业考试考籍管理工作
2018-09-13 -
青海全省2018年共录取考生44725名 高招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2018-08-30 -
青海:2018年高考共录取考生4.5万人 本科生录取约2.2万人
2018-08-30 -
2018年西宁中考招生录取工作即将顺利完成 示范高中招生4015人
2018-08-08 -
青海:2018年第1批本科(含定向)未完成计划志愿征集公告
2018-07-22 -
★2018年青海高招第1批本科(定向)投档情况
2018-07-20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